人心,短剧,温润,脱颖而出,期待
于琛
近年来,网络微短剧在各大社交平台呈现出了迅猛发展趋势。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今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达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预计到2027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在抖音平台,2023年微短剧日播放量同比增长了一倍,播放量过亿的作品达500部。截至2024年6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5.76亿人,在网民群体中占比52%。
网络微短剧何以火爆出圈?有人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短”。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定义,网络微短剧是“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的网络剧。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胡智锋教授认为,网络微短剧吸纳了长视频和短视频的优势,契合了受众的消费习惯和思维习惯,能让观众体验到故事戏剧张力带来的独特审美。
应该说,“短”只是网络微短剧的表面特征,从更深层次看,微短剧之所以火,主要原因还在于这种传播形式微而不弱、短而不浅,以小体量呈现新群像的丰富样貌,以“微而精、短而美”推动行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毋庸讳言,在诞生初始阶段,一些微短剧鱼龙混杂,内容参差不齐。随着有关方面对精品微短剧引导、扶植力度加大,随着这种传播形式逐渐发展成熟,微短剧正在向高质量精品迭代升级,追求情感共鸣化日渐成为微短剧赢得观众、扩展市场的重要法宝,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
例如,由红果短剧发起,央视频、国家图书馆联合出品的微短剧《重回永乐大典》,讲述了古籍修复师邵白与“书灵”元鉴共同修复《永乐大典》的传奇故事。该剧制作团队与古籍修复专家进行了深入互动交流,科学生动地展现了古籍修复这项“神秘”的工作,让观众更真切地认识到古籍修复的价值——不仅在于保护文物,更在于传承文化和历史记忆。
又如,由红果短剧联合OST传媒制作的精品短剧《锦衣巷》,精心选择皮影戏、相声、川剧变脸等传统文化或非遗项目作为载体,将不同代际、背景的人物故事交织在一起,观众从中不仅能感受到故事的跌宕起伏,还能领略到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透过一块小小的手机屏幕,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精品微短剧正在完成从表达情绪到表达情感、进而表达情怀的迭代升级,从而不断满足大众情感和文化消费需求。
今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印发通知,部署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提出2024年创作播出100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优秀微短剧,塑造一批古今辉映、联通中外的文化标识和符号通过微短剧全球传播,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微短剧+文旅”融合促进消费的新模式。6月1日起,微短剧管理新规正式实施生效,引导微短剧行业进一步向规范化、精品化转型。在有关部门政策指导支持下,各地广播电视媒体机构、网络视听平台、制作机构、主创人员、文旅部门、景点景区通力合作,推出了一批“好作品实现好收益、正能量取得大流量”的优秀微短剧,短剧行业向精品化迈进趋势进一步凸显。
“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这是包括网络微短剧在内的所有文艺作品应当具有的担当作为。期待更多真正温润心灵、启迪心智,能教育引导人们在知、情、意、行上健康发展的微短剧不断涌现出来,更好满足大众情感和文化消费需求,助力弘扬网络空间正能量,增强社会引领力、凝聚力、向心力。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或电脑机器人自动采集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和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