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配角,风头,惊艳,往事
一部事先让Sir完全摸不着头脑的剧开播了:
主演郭麒麟与吴镇宇。
德云社少班主+港圈大佬,这是,又一种内娱特色的老带新?
再一看。
优酷出品,白夜剧场。
导演是拍出过《开端》的老算,监制是《涉过愤怒的海》的曹保平,一个是无限流悬疑剧,一个是现实主义题材,好像也是八竿子打不着?
可是。
就在Sir抱着看他们整啥幺蛾子的心态打开这部剧时,却发现,这剧好像不一般。
甚至可以说。
它给这些年大部分异域题材作品,都上了打脸的一课:
边水往事
01
《边水往事》给人的第一感受是真实。
你没看错。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国家、虚构的地区,但一个架空的场所,却让所有人都觉得真实,仿佛改编自某一部亲历日记。
为什么?
首要的原因,就是它的视角是从一个极为普通的外人出发,而这个外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其实也与银幕前的我们完全同步。
故事一开始,便是一场大型的现实主义描绘。
异国打工。
一行人扛着大包小包从闷着灰的大巴车鱼贯而下,来到漫天沙尘的工地中。
行李放在简易的多人间上下铺,一个色彩鲜艳的塑料盆就能承载多种生活功能。
为什么会来这个偏远的不毛之地打工?
一个细节。
沈星(郭麒麟 饰)放弃了专升本,来到国外工地投奔舅舅,他说的第一句话是:
该考的证我都考了
△ 这些证也是后面的伏笔
而第二句话是:
花钱供我上学也是浪费
什么意思?
前者说的是沈星并不是一个不求上进的人,他甚至和大多数的我们一样考了许多证书,但之所以放弃上学,何尝又不是因为国内学习的投入与毕业即失业的现状不成正比?
你看,光是这一个细节,就能让我们体会到,这个角色就不再是以往那种去异域冒险的悬浮年轻人,而是可以与之共情的“我们”。
于是。
我们可以看到沈星几乎是用和我们一样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这个国家。
比如他初次翻墙出去看世界。
迎来送往的赌场,声色场所的霓虹光,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却给人以不安的情绪。
或者他第一次单独去找商人问消息。
枪支弹药,也能大剌剌放在迎客的餐桌之下,让人感受到危险随时到来。
而这,也是我们对这些三不管地带的直接印象。
所以说。
《边水往事》其实是从一个对这个世界毫无认知的普通人视角出发,一点一点地展露出这个社会残忍的样子。
有极强的代入感。
就像剧中,沈星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工程投资方跑路,工友的钱发不上。
怎么办?
沈星想到的是借钱补钱,把机器抵押下去,先换成钱发了工资,然后等舅舅的钱到位再补上这个窟窿。
没问题是吧?
在一般的商业剧里,这样的操作就可以算是“神操作”了。
可是在这里。
当舅舅陷入了战区,从此了无踪迹时,沈星才意识到,这里并不是一个和和气气的世界。
它不是讲商业规则的中国。
信誉这个东西,其实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的。
于是一集下来,小白沈星不但欠了黑帮老大上百万无力偿还,还被陷害成了杀人凶手,被警方通缉,被黑道追杀。
而这样的过程。
又怎么能不算是一种特别的,沉浸式体验呢?
02
那么问题来了,异域的故事我们其实见过许多,这一部甚至是完全的架空,那为何Sir又说它给其他的作品上了一课?
归根结底。
其实是剧集在“真实感”的硬件打造上,也做得极为坚实。
比如说,语言:
众所周知,异域题材,语言是个很大的问题,鉴于其受众是国内观众,往往需要想方设法把绝大部分的角色都设置成华人,这样才会一口一个普通话。
这样“异域被华人占领”的设置,一直颇受诟病。
以至于到了后来,明明是实际存在的地方,人们也会觉得悬浮、不真实。
但《边水往事》呢?
它把“不存在”变成了“存在”。
一方面,它自创了一套全新的“勃磨语”体系,让观众不会代入到真实的某个国家,更增强异域感。
另一方面,则很恰当地实现了语言的融合。
比如吴镇宇饰演的猜叔。
作为祖辈是港人,但在这里做了许多年生意的商人,他基本上港、普、勃磨三语混用,对外的时候会针对不同的人说普通话或者勃磨语,但比较私人的场所,则时不时会蹦出几句粤语。
比如说,蒋奇明饰演的条狗。
作为一个本地的“包打听”,他的语言则是完全有针对性的,对当地人说勃磨语,对中国人则说一种奇奇怪怪但能听得懂的普通话。
同时,即便都是中国人,也不像其他的作品一样,人均普通话,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方言口音(比如沈星的护照就写着出生地天津)。
嗯,甚至还有因为汉语老师本身就一口方言,导致本地人也一口汉语方言的情况(想想福原爱)。
总之就是,剧集搭建出了一个极其合理的语言系统,它在与观众保持距离的同时,又增强了现实性,不会让人出戏。
而除此之外呢?
剧集更是搭建了一个真实社会会出现的生存规则:
一切以利益至上。
比如说“走山”。
什么是“走山”?其实就是将仓库物资送往山中毒贩的手中,是达班的主要业务。
如今走山的负责人是一个哑巴。
两句因果倒置的对话,就体现了达班的“狠劲”。
沈星问:“是因为他没有舌头,所以能走山吗?”
老成员回答:“是因为要走山,所以没舌头”。
够狠。
但“狠”的背后,却并不是无节制的妄为。反而,更需要尽力践行规矩与平衡。
就像一开始,猜叔就知道是假酒贩子昂吞杀了想告发他造假的组织成员,还陷害到沈星头上。
但为了解除昂吞的不安,猜叔却捅了沈星一刀。
为的,是借昂吞一个人情,万一毒贩发现了假酒,能够有人担全责。
△ 重点不是猜叔说了什么,也不是沈星被捅,而是围观的但拓和昂吞的表情
在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里,任何的行为,包括杀人,包括原谅,都是为了这最终的利益服务。
这是观众可以信服的基础。
所以简单来说。
在《边水往事》里,主剧情(沈星找舅舅的冒险之旅)其实是退居二线的。
它只是个线索。
为的,只是帮助我们在这趟充满了各种奇观的旅程中,看到这个“吃人”的社会的真实面貌。
相比于光怪陆离的异域风情。
它说的更是众生相。
而这,也是这部剧给Sir带来的最大惊喜。
03
当然,这里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有时候,你的世界观设置得再好、再真实,也不能代表作品本身就让人信服。
毕竟把背景设置在现实世界的作品很多,但让人诟病的也不少。
于是,《边水往事》使出的第三个大招则是:
全员智商在线。
没错,虽然前面说,主角沈星是以一个小白的视角来进入这个世界,但他只是缺乏认识而不是缺少智商(这个不同很容易被搞混)。
甚至于,剧集的绝大多数角色,都是智商与自己的身份相匹配的。
比如猜叔。
人如其名,老谋深算,仿佛是倪永孝老年再就业的样子。
对不同的人,他采取的态度都不一样。
对外,笑里藏刀。
就像他与艾梭放生的这场戏, 打招呼中,便表达了对第三方捞油水的暗示,绵里藏针地,将自己想做的生意给谈成。
对内,则是PUA大师。
猜叔可以真的动感情,也可以把感情作为统治的缰绳。
举例来说。
但拓的弟弟被昂吞杀死,他想复仇,猜叔对但拓的安抚也是一场精彩的人心对弈:
先是给了一个诛心的“大棒”。
指出但拓的愤怒是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追溯起来,弟弟其实死于但拓想要检举昂吞的莽撞。
在但拓痛不欲生的时候,又给了他一颗“蜜枣”:
“你没错,你最大的错,是没有问过我。”
他的每一步棋,都在利与情的天平中选择。
他能够上一句说出:自己之所以留着沈星,是完全为了但拓,因为但拓需要这样一个“弟弟”替代死去的貌巴。
但下一句又是:
“不用分什么外人不外人,你只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就能为我所用。”
真假并生。
所以该怎么说呢?
没错,上面提到的这些词,无论是视角,还是真实世界的打造,甚至是角色的智商,看起来都很寻常。
这是我们对一部作品的最基本要求。
但问题是。
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作品其实都遗忘了这些,它们往往主题先行、话题先行,而把角色置身于一个个悬浮的空间里,做着一回回木偶般的戏。
而《边水往事》。
显然,在一个奇观化的故事里,都能让人感受到真实,其突破口也正在于将这样的风气扭转。
它是把一个真实的人放置在一个有着真实逻辑的环境里,做着一些正常人应该有的事情。
也正是如此。
无论故事多么离奇,我们都能跟随着极具共情力的普通人沈星视角。
和弱者共振,也与强者周旋。
并一步步地踏入,更加危险的三边坡封锁区。
体会到真实的探险之旅。
Sir只是希望,这样对“真实感”的自我要求和做法不会是个例。
毕竟。
一个架空世界都能做到的事,其他人,还有什么借口搪塞?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就是涂怡乐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原文链接:郭麒麟被配角抢风头!《边水往事》蒋奇明太惊艳,吴镇宇都压不住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或电脑机器人自动采集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和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