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玄幻,短剧,剧组,首部
少年李行舟出海捕鱼时,捡到传说中的山海奇镜,却不想引来祸事,海底的怪兽九婴抓走了村民和他的母亲。
为救母亲,李行舟独自冒险,遇蠃鱼,战共工,得鲲鹏相助,拿到水神戟,劈开无望海,最终斩杀九婴,救下被变成鲛人的亲人和村民。
以上是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下文简称《劈波斩浪》)的剧情简介。7 月 13 日起,该剧在快手首播,5 集正片加上预告片,累计破 5000 万播放。
《劈波斩浪》预告片,正片需移步快手观看
比故事更受关注的,是制作故事的方式。这是快手的首部 AI 短剧,也是国内首部 AIGC 原创奇幻短剧。
《劈波斩浪》的编剧、剪辑、配音是真人,但画面都由 AI 实现,先用 Midjourney 文生图,再用快手可灵图生视频,配乐也部分通过 AI 生成。
导演陈坤
导演陈坤是个 80 后,网名「闲人一坤」,在传统影视行业工作了 20 多年,担任过《这就是街舞》总监制,和张艺谋合作过综艺,2023 年下半年成为狂热的 AI 玩家。
人类职业生涯的转身,首部 AI 奇幻短剧的名号,都让《劈波斩浪》有了更多等待解释的「言外之意」。
我们找到了导演,和他聊了聊 AI 短剧的创作过程、AI 技术的边界,以及他眼中 AI 的未来。
AI 短剧是给所有人看的,新物种不扑街就可以
采访中途,陈坤问我:「这个故事可以看得懂吧?」
他自己早已看了不下百遍,但对作品的评判,尽量以观众的视角展开,「我的创作不是给我自己看,而是给每一个普通的观众看,观众看懂、喜欢看是第一位」。
如何让更多的人看懂,从开头就埋下了伏笔。
《劈波斩浪》正片每集 2 到 3 分钟,加起来不到 12 分钟,情节简单,参考了很多国人熟悉的元素:山海经的怪物,劈山救母的神话传说,得胜而归的英雄形象......
同时,陈坤也提到,「山海奇镜」的设定,借鉴了《红楼梦》照见「邪思妄念」的风月宝鉴。在他的故事里,「山海奇镜」照见的是每个人心中的怪兽。
图片来自:《劈波斩浪》
他希望打造出一种「熟悉的陌生感」,80% 的熟悉,20% 的意外,才能让大家觉得,这个东西有意思,能看懂,也能记住。
不单是设定,选择玄幻题材,也是为了降低观影门槛。
陈坤认为,「AI 影视在发展的前期,能和传统影视 PK 的地方,一定是传统影视的痛点」。
玄幻和科幻,是传统影视的两大痛点,CG 特效成本高、周期长,但 AI 可以缩短大量制作周期和成本,达到原有效果的 70% 到 80%。
《劈波斩浪》预告片的一个镜头,让陈坤很满意。水神共工从山里挣脱而出,站起,转身,肌肉结实,头发飘逸,周围山石崩塌。这种特效镜头在传统影视的成本很高,但靠 AI 驱动,只需要一张图片。
图片来自:《劈波斩浪》预告片
同时,玄幻相比科幻,理解起来更容易,「就像在中国不会有人问:为什么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一样」。
故事写得简单,对观众友好,也对 AI 友好。
人物一致性、场景一致性、人物表演、动作交互,还是 AI 的瓶颈。这个镜头和下个镜头,人物和场景可能是两个模样。所以,避开复杂叙事,不是人类写不出来,而是让 AI 藏拙。
小红书的一条评价让陈坤印象深刻:「男主角长得人山人海的。」
陈坤解释,他们已经通过 Midjourney 尽量保持人物的一致性,至少五官的特征稳住了,「都长得浓眉大眼,没一个细眉眼塌鼻梁」。
图片来自:《劈波斩浪》预告片
但现在的 AI 就是没法做到高度的可控和标准化,实现主角从头到尾同一张脸,那就要用数字人。
「非不愿也,实不能也」,技术的边界,陈坤在其他地方也感觉到了。他尝试过只靠人物自己的对话推进剧情,但效果太差,最终还是需要借助画外音。
AI 的缺陷,陈坤心如明镜,他把自己的第一部 AI 短剧,放在集齐重生、穿越、甜宠元素的快手星芒播,也需要一些勇气和巧思。
短剧的节奏很快,为了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每集都必须设置一个「爆点」。第一集,九婴出现,第二集,共工现身,第三集,打败共工,第四集,男主到达海底,都属于「爆点」。
海底光影自然. 图片来自:《劈波斩浪》
5 集《劈波斩浪》的播放量破 4800 万,但快手不乏爆剧,16 集的《重生之我在 AI 世界当特工》4.2 亿播放、15 集的《我在大宋开酒吧》5.7 亿播放。
成绩不能说顶流,但至少说明市场不反感。陈坤心态平和:「新物种出现在传统的平台上,只要不扑街就可以了。」
AI 节省了时间和成本,但还不能全权取代人类
「朋友说你靠这部剧赚了 2000 多万,具体有没有这个数字?」
一条无厘头的快手私信,让陈坤「睡梦中被笑醒」。《劈波斩浪》在快手上免费播放,是被快手买断的,具体数字多少,因为保密协议,他没法透露。
陈坤没有拿 AI 赚快钱的心思。《劈波斩浪》打磨了三个多月,他之后也不打算快速地复制出十部二十部,而是把重点放到技术突破,「我不认为这个市场需要这么多类似的作品」。
图片来自:《劈波斩浪》
「山海奇镜」是一个系列 IP,《劈波斩浪》讲的是海,下一部他会做山的故事,并定下了一个小目标:争取不用到画外音。
同时,陈坤自己的工作室「星贤文化」,已经在做一些商业化的 AI 项目,包括 AI 的宣传片、电视广告、大屏素材等。其中,北冰洋 AI 广告登上了北京卫视。
类似短剧的「慢工出细活」,接到商单之后,陈坤也不会一上来就谈价格,而是先给甲方科普目前 AI 的长板和短板。
第一次和北冰洋的甲方接触,陈坤就告诉对方,汽水瓶身只能靠贴图,AI 还不能生成准确的、不变形的北冰洋包装,甲方接受了,项目才继续推进下去。
也存在需求没法用 AI 达到的情况,比如一个游轮商单,甲方希望用 AI 呈现一个明确的行动路线,从船舱开始往外走,然后走到赌场、餐厅,最后走到甲板看到大海。
陈坤告诉甲方,这个要用传统的建模方式,把整条船建模出来,甚至贴材质。甲方困惑,这个 AI 做不到吗?他回答,目前来说,做不到。
AI 不全能,但 AI 可以做到的部分,已经降本增效。
北冰洋 AI 广告开出的价格,大概是传统制作流程的 1/4。
图片来自:北冰洋 AI 广告
时间节省得更多。让北极熊穿着皮夹克和大家一起喝汽水,以前还得给北极熊建模。但有了 AI,片子从确定脚本到做完,只花了 2 周。放在以前,2 周可能连模都建不完。
从陈坤的实践来看,AI 代劳的部分,主要是传统影视的实拍。
原来为了拍摄素材,需要找场地或者搭个棚,然后再配备摄像、灯光、舞美、音响、服装、道具、演员等工种,但 AI 不一样,分两步走:文生图、图生视频。
陈坤的团队,目前只有 10 多个人。以前要做类似《劈波斩浪》的玄幻题材,至少需要 100 个人,差了大约 10 倍。
在可灵上线之后,《劈波斩浪》经历了图生视频阶段的重制,并重新剪辑。虽然不是从头再来,但只花了 10 天左右,也「算是非常非常快的了」。
不过,陈坤认为,在影视制作当中,目前还有很多的环节不可以被 AI 化。
剧本创作、后期剪辑、影视配音,短时间内都不会被取代掉,还有整个链条最后被取代的工种——导演,像陈坤这样的,掌控全局的人,生发想法的人。
《劈波斩浪》在线下首映. 图片来自:「闲人一坤」公众号
因为这几个工种,都涉及到人类的主观创作。
影视剧的配音,和「猴哥」「四爷」等搞笑的短视频配音不同,涉及到人物表演,有很多的情绪变化。
剪辑也是这个道理,不是谁说话剪谁,而是要梳理出故事线,没有标准答案,同样的素材拿给两个人类剪辑师,效果也不会一样。
至于剧本,《劈波斩浪》的本子,陈坤打磨了近两个月,中间甚至换了编剧团队。
所以,面对一些不良商家吹嘘的「一句话就当导演」,陈坤嗤之以鼻,说这是诈骗。AI 三五年内还是工具,用来改变传统的生产流程。
但如果有能代替剪辑师等更多工种的 AI 工具了,陈坤也一定会去尝试,「但凡能够达到我的要求,我一定会用 AI,不用 AI,是因为还达不到我的要求」。
拿出 10 年的耐心,AI 是比短视频更彻底的影像革命
陈坤可能不是一个大众可以效仿的 AI 从业者。
他有 20 多年的传统影视经验,担任过《这就是街舞》总监制,和张艺谋一起做过综艺《跨界冰雪王》,当时,张艺谋是总导演,陈坤是执行总导演。
2023 年下半年,陈坤开始入局 AI。
他不否认之前的工作经验带来的优势,他了解视听语言,更懂怎么写提示词。
他也不是一个人在创作,动用了很多传统影视行业的资源,并在短时间内把它们整合,「如果我是一个单纯的爱好者,第一部 AI 奇幻短剧可能不会产生在我手里」。
这个画面「抽卡」了几百次. 图片来自:《劈波斩浪》
但陈坤也和大部分人一样,之前并不懂技术。
最初接触 AI 的时候,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动手实践,看大量的教程,和技术团队沟通原理。
因为陈坤信奉「一万小时理论」,每一个工具 20 分钟就能学会,但要用得好就不一样了,「就像你拿笔写字,和成为书法家之间的差距」。
陈坤随手做的 AI 广告. 图片来自:「闲人一坤」视频号
很快,他成为了 PixVerse、Runway、Pika 的超级合作者,也是最早使用可灵的一批人。
这种对 AI 的执着,部分来自当时对短视频风口的错失。
抖音出现的时候,陈坤在做投资数亿的大型综艺,是一个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传统影视导演。
刷到短视频里跳舞的小姐姐,他看不懂,可能也不屑于看懂,「大家都会在自己的舒适区里面待着,不仅是你个人,还有支撑你成就感的整个系统」。
陈坤觉得,当年他看待短视频,有些像现在很多人看待 AI,盯着不完美,却忽略了可能性。
今年 1 月发布《山海奇镜》初版概念片之前,其实团队也不理解他,觉得他「在过家家」「闲得无聊在玩」。陈坤开玩笑说,可能是碍于他当了这么多年大哥,才卖他面子。
陈坤团队今年 1 月的 AI 概念片
但等到概念片发布,团队也就明白,这条路真的可以走走看,「很多人都是这样,只有看见才会相信」。
这很正常,AI 是一个新物种,站在不同的立场观察它,会有不同的想法。
陈坤明白市场和资方的期待。如果用 1/ 4 的钱,用 1/ 4 的时间,实现传统影视 3/ 4 的效果,哪怕现在不那么好,AI 影视也会变成一个可选项。
陈坤也明白观众的严格。观众看的是最终的结果,衡量它能不能和变形金刚、封神这样过亿体量的大片比较,「如果我们要做成那样,才能呈现给观众,那这项技术就没有发展了」。
口型驱动效果仍待进步. 图片来自:《劈波斩浪》
从传统影视人,到 AI 创作者,陈坤的转身没有犹豫,因为他不想再错过什么。他直觉上相信,AI 是比短视频更彻底的影像革命。他对于这个行业的耐心,至少是 10 年。
技术的进步或许比想象得更快。2023 年的 AI 视频,更像动态 PPT,人物在表演慢动作,靠蒙太奇剪辑拉分。但现在,AI 视频的「PPT 味」已经淡了不少。
6 月上线的可灵尤其让陈坤惊喜,「原生高清,不再是切片式的画面内容驱动,对提示词响应积极,主体运动合理,动作幅度不但大还流畅」。
再给 AI 一年的时间,陈坤认为,「又会是一个天差地别」。
采访最后,陈坤问我:「《劈波斩浪》的正片出来,你们觉得失望吗?」
我的观感是,比预告片差,有些镜头明显是 AI 生成的,但总体还可以,设定不错。
陈坤笑道:「如果正片比预告片还要好,那这个预告片做得也太差了。」
他当时也是和甲方说,可以保证预告片的 AI 味很淡,每一个镜头都扛得住大银幕,但正片还没法做到,只有 70% 到 80% 的镜头扛住了。
实现 100%,陈坤认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到底是什么时候到来,他也还在探索,「再给我们一点时间,再给技术一点时间」。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原文链接:快手首部 AI 短剧播放量破 5000 万,他们用传统剧组 1/10 的人数做了一部爆款玄幻剧 | AI 新职人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或电脑机器人自动采集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和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