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浪漫
一转眼,进入6月了。应该说,这半年的剧屏,收获还是不小的:两部“国民”级别的热剧(《繁花》《庆余年第二季》),几部少见的文艺属性剧集(以《我的阿勒泰》《在暴雪时分》为代表),几部观赏性颇强的当代剧(《新生》《乘风踏浪》《南来北往》)……此外,还有一部默默绽放光彩的古装悬疑剧——《天行健》。
如果说,年初《繁花》引发的全民热议,算是数年以来观众对“王家卫+胡歌”组合的众望所归;那么,《天行健》能在《庆余年第二季》同档期出彩,无疑是广大剧迷意料之外的收获。
《天行健》全剧影像风格更接近“网大”,显示更为细腻和动感的特点,也突破了多年以来“张黎式历史剧”的镜头美学模本,这也是该剧能迅速“抓”住观众的重要原因之一。老戏骨(李立群、刘佩琦、黄海冰、师小红、杜玉明等)+中青年实力派的组合,意味着投资更多向制作环节倾斜,剧集品质有了一定保障。
《天行健》剧中,几方势力服饰风格多样,既勾勒了时代鼎革之际的风尚与芜杂,也增强了影像上的看点:大内侍卫和直隶捕快的清代服饰、海归革命党人的西式着装、武林门派“融天岭”一行人的民间服饰、北洋新军的新式军装等,呈现了丰富的视觉差异感。
烧脑剧的剧情,最忌讳演着演着,把观众给看累、看烦了,《天行健》则没有,它“绕”得恰到好处。不只情节和人物关系“绕”,在剧集类型上,它也没有把自己困住,频繁穿梭、跳跃于历史、动作、寻宝、武侠、谍战等多个分类之间,形成了集多种看点于一身的元素混搭。全剧结局也比较“另类”,主角大多命运悲怆,即便男女主人公都走向了反封建的革命道路,却还是面临分离,这种处理貌似不符合电视剧的剧情编织规律,却吻合了时代洪流下,个人若浮萍的苍凉感,有着历史逻辑方面的合理性。
过去不少人看历史剧、古装剧,恨不得对照着史书或是史学界研究成果去看。现在大家终于明白了,再重视史实的剧,本质上也还是剧,是文艺,是人类的浪漫表达。什么是好的历史剧、古装剧?不同时期,审美不同。但对浪漫的发挥、处理要比原来高级,影像表现要比原来更具美学价值,这点毫无疑问。就这一角度而言,《天行健》的价值,目前业界尚未给予充分反映。它的出现,其意义可能不逊于当年的《庆余年》第一季和今年的《我的阿勒泰》。
提到《庆余年》第一季,就得说说正在热播的《庆余年第二季》。虽然前五六集在初播阶段引发了争议,但考虑到当年第一季的巨大影响力,以及观众为时五年的漫长期盼,第二季“剧王”潜力依然巨大。本来《繁花》是一个强力竞争者,但《庆余年第二季》观众规模更庞大,剧情显然也更“老幼通吃”,何况还有季播影响的延时效应。
《庆余年第二季》之所以令观众争议,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前五六集的节奏,与第一季和第二季后面的部分,都不太协调;二是第二季里现代视角与古典情境下的搞笑冲突,展开的比例与第一季差异有点儿大。至于部分演员换角,其实对剧情影响不大。我个人倒是对第二季的歌曲不太满意,毕竟第一季的歌曲太成功。
观众对第二季不满意,还有一个可以理解的前提:毕竟两部剧隔了五年。五年,在影视制作上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从这个角度说,第二季只和第一季完成了剧情的承接,没有在视觉上奉献更多惊喜(虽然做得也还不错)。对于该剧的诸种分歧,我们目前可以总结为——升级不够,对浪漫的升级尤其不够。第三季,该加油了。
(徐江 诗人,作家,文化批评家。生于1967年,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居天津。)
图片:剧集官微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更多资讯请登录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或电脑机器人自动采集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和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