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悬疑剧,优酷,爱奇艺
优酷把悬疑剧场改名为“白夜剧场”。顾名思义,名字应该来自电视剧《白夜追凶》。
这个举动看上去有点儿店面重新装修升级的意思,但说实话,店面是升级了,可那个菜好像还是老味道。
看豆瓣评分,开门两炮《微暗之火》和《新生》,即便没哑火,但也称不上震耳欲聋 。
起码跟爱奇艺“迷雾剧场”和腾讯“X剧场”的开山之作《隐秘的角落》和《漫长的季节》没法比。
要我说,优酷改版升级的头一炮就应该放《白夜追凶2》,既吸粉、还点题。
不过话说回来,爱优腾三大视频网站对于悬疑剧的重视程度却是越来越高。
尤其是爱奇艺和优酷,早早地放出来一连串代播悬疑剧,而且主创人员的分量也是越来越重,张艺谋、曹保平的名字赫然在列。
至于腾讯,他们本来也不以量取胜。
悬疑市场逼出来的悬疑短剧
如果给悬疑网剧热潮找一个时间起点,那么2017年比较合适。
那一年,优酷推出了《白夜追凶》,这部剧不但让观众领略了内地剧罕见的原创(原创很重要)推理,还让沉寂多年的潘粤明咸鱼翻生。
同样在2017年,爱奇艺推出了《无证之罪》。说实话,这部剧带给我的震撼要超过《白夜追凶》。
震撼之一是这部剧营造的萧杀气氛,从此哈尔滨成了悬疑谍战剧的热门取景地。
震撼之二是这部剧创造了一个经典反派“Toyota李”——李丰田。
死神般冰冷的眼神,杀人时享受的表情,还有点燃过滤嘴的点烟方式……什么不寒而栗、魂不附体、毛骨悚然都不足以形容李丰田带给我的震撼。
上次像宁里老师一样吓到我的,还是安东尼·霍普金斯。
震撼之三便是能接住宁里表演的演员——秦昊。曾经的文艺片小生从此开始大面积接触悬疑剧,两年之后,他也像宁里老师一样,吓我一跳。
这两部剧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显然让视频网站看到了悬疑剧的广阔市场。
而其他方面的因素也在逼迫视频网站展开变革,比方说巨额的电视剧采购价,以及因此刺激出来的越来越多的集数和越来越水的剧情,这谁受得了?
于是,打造时长短、成本低、受众广的自制剧便搬上了日程。
但是这里面又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集数太少,播得太快,话题热度还没发酵呢就播完了,广告跟不上来,这怎么弄?
毕竟,国产电视剧播放的习惯和美日韩不太一样,没有那种一周播一集让口碑慢慢发酵的传统。
于是视频网站想到一个办法,打造一个频道或者说厂牌,把同类型电视剧都归入这个厂牌里。只要厂牌火了,电视剧自然就自带话题流量了。
“迷雾剧场”是怎样炼成的
在这件事情上反应最快的,是爱奇艺。
2018年,爱奇艺先后推出了“爱青春剧场”“奇悬疑剧场”和“忆英雄剧场”,将剧场运营模式进行了系统化、类型化整合。
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爱奇艺还是打算多品牌同步发展。但是很快,他们意识到还是悬疑剧的类型最聚焦,于是他们决定把悬疑剧单独拿出来升级改造。
2020年,爱奇艺推出了“迷雾剧场”,开始了剧场厂牌化的运营模式。
曾经在《无证之罪》中给爱奇艺带来惊喜的主创阵容,再一次让“迷雾剧场”一炮而红。这就是紫金陈编剧、秦昊主演的《隐秘的角落》。
“带xxx去爬山”成了那一年的流行语,儿歌《小白船》让人夜不能寐。而这部剧又继续为我们带来新的惊喜——导演辛爽和演员张颂文。
再加上之前的《十日游戏》和之后的《沉默的真相》,迷雾剧场已经颇具气象。
而“迷雾剧场”也为后来的悬疑剧立下了一些标杆,比如“短剧模式”。迷雾剧场的大多数剧集,都控制在12集左右。
剧集太长成本就会增加,剧情也可能变水;剧集太短又有可能无法完成细腻表达。
这其实也不算行业创新,日剧一般就在10集左右,韩剧一般在16集左右。再结合国内日播电视剧的习惯,12集刚好可以在一周之内播完。
“12集就是最完美的体量。”推出过《白夜追凶》的五元文化创始人五百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五百导演
相比于爱奇艺的快速上马,优酷和腾讯的反应就要慢了一拍。
尽管优酷在2017年就推出了现象级悬疑剧《白夜追凶》,但他们没能迅速把这条赛道整合成品牌。
这之后,优酷的悬疑剧场又推出了一系列作品比如《十宗罪》《失踪人口》《他是谁》,但显然再没能产出爆款。而悬疑剧场本身也缺乏品牌辨识度。
腾讯视频是在2023年才开设了“X剧场”,但开局靠着《漫长的季节》一炮而红。
这部剧已经超出了悬疑剧范畴,在作品质量上,这部剧是可以在中国电视剧历史上争得一席之地的存在。
有意思的是,“X剧场”也超脱了现代警匪片这种类型范畴,陆续推出了古代探案剧《繁城之下》和谍战武侠剧《欢颜》。
所以这个“X”,不仅仅代表悬疑,也代表了某种探索精神和先锋意识。
到了今年,优酷推出了升级改造的“白夜剧场”,至此,悬疑剧市场三足鼎立的格局形成了。
如今舞台已经搭好,但是好剧却一剧难求。
以爱奇艺的“迷雾剧场”为例,到最新上映的《不可告人》为止,“迷雾剧场”一共推出了17部电视剧。
其中豆瓣评分在9分以上的只有一部:《沉默的真相》,9.0分。8分以上的两部,分别是8.8分的《隐秘的角落》和8.0分的《尘封十三载》。
而7分以下的多达10部,其中不及格的又占一半。新上映的《不可告人》也只有6.3分,刚刚及格(据「央视新闻」统计:2023年,悬疑剧年度平均分首次突破7.0分,也是近五年来的最佳成绩)。
换句话说,迷雾剧场推出的作品数量不少但精品很少。这也是最近悬疑剧的通病,气势搞得很大,结果观众一看一个不吱声。
而且悬疑剧同质化的问题也很严重,别的不说,单就“横跨几十年的命案”这种类型就不知拍了多少。
腾讯的“X剧场”看似五花八门,其实又何尝不是找不到那么多现代题材悬疑剧的尴尬。
如今,三个剧场又有一大波悬疑剧在路上,乌央乌央的,也不知里面有几个精品多少垃圾。
观众为什么爱看悬疑剧
但我对于悬疑剧市场倒也没那么悲观,因为价格本身就是一个信号,当悬疑剧拥有广泛而忠实的受众群体时,就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其中。
那一大波正在路上的悬疑剧其实就证明了这件事——观众的需求很旺盛。
这不免让我们去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热爱悬疑剧?
在一篇关于悬疑剧的文章里,作者提到了麦基的那句名言——故事是生活的隐喻。
作者接着说:“仔细端详这些影视作品,其实是能看到这个时代最有趣也最耐人寻味的比喻的——它们身上裹挟着这个时代里的我们最深沉的困厄和恐惧,同时也散发着我们最殷切的期盼和向往。”
这是一个颇具文化意味的答案,我们也可以从心理学角度给出更简单直接的答案——代偿心理。通俗点儿讲就是“缺什么补什么”。
那么我们这些现代人缺乏什么呢?缺乏刺激、缺乏爱的能力、缺乏释放压力的渠道,缺乏诗和远方。
对爱情的渴望,让偶像剧大行其道;对释放压力的需求,让悬疑惊悚剧斩获市场;而对诗和远方的向往,让《我的阿勒泰》成为爆款。
说得再笼统一点儿,我们缺乏分泌多巴胺的机会。
很多人甚至处于一种“负多巴胺”状态:巨大的生存压力,压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死气沉沉的人际关系,一成不变的人生……
于是恐怖片、悬疑剧、网络小说、手机网游都成了我们获取多巴胺的渠道。
比如悬疑剧和恐怖片,会让人处于惊悚、恐惧的状态,而人在恐惧紧张的情况下,就会开启补偿机制,分泌多巴胺。
这个刺激过程会成瘾,就像很多人吃辣成瘾。所以随着边际效应递减,需求就会增加。甚至于对很多人来说,剧的质量都不重要,有的看最重要。
浪费时间吗?有可能。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过“有意义的人生”太过奢侈,活着就已经用尽全力。
所以追剧、打游戏、刷短视频早已成了现代人的通病,治不好的那种。我们倒也不必为此痛心疾首。
作者丨牛角
永远的新文化报评论员
排版丨pelyliu
责任编辑丨Tony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近 期 好 课
好课 | 短片创作实训营
好课 | 周兵纪录片工作坊
关 注 【 后 浪 电 影 学 堂 】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或电脑机器人自动采集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和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