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遗产,宿命,注定了,徒留
近日,曾陪伴我们整个童年青年甚至成年期的琼瑶阿姨,在家中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终年86岁。
或许因为对家人和读者的留恋,琼瑶自杀的时候,不仅留下了一份诗意的遗书,还专门录制了遗愿视频。
遗书中,琼瑶用自己最为擅长的方式,与这个世界,与我们作了告别。
她告诉我们“不要哭,不要伤心,不要难过”,她不过是“摆脱了痛苦的躯壳,化为飞雪去了”。
遗书里,琼瑶称自己为“火花”,表示一生已经尽力燃烧,并让朋友们“不要为我的死亡悲哀,为我笑吧”。
从字里行间,看得出琼瑶对死亡的态度,因为垂垂老去的躯体已经受不了病痛的折磨,她最终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只可惜,遗书中琼瑶并未提及遗产的分配。这些年,琼瑶拥有巨量的财富,遗产总额高达25亿,包括文学作品和将近60部影视版权的收益,价值5.5亿的"可园"豪宅以及其他理财和资金等。
结尾,琼瑶还保留着对年轻人的期待,让大家不要轻易放弃健康的生命,活得潇潇洒洒。
通读全文,让人不禁鼻酸流泪。
琼瑶的《还珠格格》《婉君》《青青河边草》《情深深雨濛濛》……不知道影响了多少人,捧红了多少明星。
如今放手而去,也让整个娱乐圈为之震动。
苏有朋、陈志朋、黄奕、保剑锋、秦岚、林心如、古巨基、黄晓明、刘涛等等明星,都纷纷发文悼念琼瑶。
苏有朋表示,很幸运成为您笔下的人物。
古巨基则表示“感激、想念”。
林心如说,有幸成为紫薇如萍雪花,此生足矣。
黄晓明则回忆起自己拍《还珠格格3》的时光。
番茄君相信,这些或多或少因琼瑶成名的明星,说的都是心里话,表达的都是最为真挚的怀念和悼念。
不过,纵观琼瑶的一生,似乎只能用“坎坷”两个字形容。
任何文艺作品,痛苦都是创作的催化剂,我们很多耳熟能详的文学巨著,无一不是在作者经历重大痛苦时完成的,琼瑶也是如此。
她的宿命,或许从她一生下来时,就已经注定了。
01、轻生去世,“四次自杀”,琼瑶缘何“轻生成瘾”
不可否认的是,琼瑶是一位传奇的作家。
她影响了几代华人,笔尖写尽人间真情,创作了60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
可在"爱情文学女王"光鲜的外表下,琼瑶的人生,却充满了不幸和曲折。
在世间86年,算上这次,琼瑶曾四次轻生,试图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她的人生轨迹里,“自杀”这个词,就像一个诅咒,时不时就会出现。
说来让人唏嘘,琼瑶第一次选择“自杀”时,才仅仅六岁。
童年时期的琼瑶,跟着父母生活在战乱中。
琼瑶的父母是老师,她小时候也曾受到良好的教育,从小就很喜欢观察花草树木。可因为战乱影响,她几乎没过几天太平日子,反而生活困窘,肚子都填不饱。
天天搬家的日子,让琼瑶从小就感受到了生活的颠沛流离,这也为她很多作品的悲剧属性,埋下了伏笔。
有一次战争逃难,琼瑶的两个兄弟,在逃难中走失。
琼瑶父母心灰意冷,准备带着琼瑶,全家投河自杀。
但或许是老天庇佑,这次“自杀”以失败告终,琼瑶也因此捡回一条命。
后来兜兜转转,丢失的弟弟也被找到,一家五口团聚后,生活算是安定了下来。
由于在战争时候长大,琼瑶读书并不多。
抗战胜利后,一家人定居上海生活。
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琼瑶,在上海读了书。可不会上海话的她,学任何学科都显得非常吃力。
加之父母望女成龙心切,且上海的物价很高,一家人生活得十分吃力。
琼瑶是个懂事的孩子,她看到父母的不易,有心里话也不敞开了说。
在学校,她又常常受到欺负,久而久之,琼瑶开始变得孤独,自卑。
内战爆发后,一家人搬家去了宝岛。
此时,琼瑶的各种精神症状已经愈发严重,可忙于求生的父母,根本没有关注到女儿的心理问题,导致琼瑶一再被忽视。
对琼瑶更大的打击,来自于家中新添的妹妹。
妹妹不但漂亮懂事,而且学习优秀,让身为老师的父母十分有面,父母的关注,也更多被失而复得的弟弟和新生的妹妹夺走。
没有家长的关爱,没有朋友的交心,此时的琼瑶,人生达到了最低谷,她准备了大量药物,准备自杀。
可没能成行,就被父母发现了,这是她第二次想要用轻生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逃脱死神的呼唤后,琼瑶开始从写作中寻找慰藉。
她喜欢写言情小说,文笔也好,她的写作天赋,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关注。
那时候的琼瑶,仅仅才18岁,而语文老师,已经43岁,两人相差了25岁。
如果是正常的师生关系,倒也罢了,可偏偏,缺少父爱的琼瑶,将对父亲的情感,投射到了老师身上。
一来二去,琼瑶与这位忘年的老师,谈起了恋爱。
而这个老师,还是个离过婚的中年男人。
为了追随老师的脚步,琼瑶甚至想要考取大学,与他终成眷侣。
但好景不长,这份恋情很快被她父母发觉。父母怎么可能让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一位有过婚史的老男人。
拉扯之间,琼瑶高考落榜,父母又以“诱拐学生”的名义告了老师,导致老师被驱离。
伤了父母的面子,爱人又因为她丢了工作和职业生涯,琼瑶一时想不通,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自杀。
但因为之前的事,父母亲对琼瑶自杀的念头有了防范,她再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第四次自杀,就是今天了。
可惜的是,这次没有奇迹,琼瑶真正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不过,唯一不同的是,琼瑶这次不是因为绝望、厌世、抑郁自杀,而是做了万全的准备,她已经下决心,与这个世界、与折磨自己的病痛告别。
对琼瑶来说,此时的死亡,又何尝不是一次适时的解脱。
只是,多次自杀的经历,从局外人的角度来看,似乎也是另一种,命中注定的悲哀和宿命。
02、背后的三个悲情密码,让自杀有迹可循
没有人会不珍惜自己的生命,除非有常人没有过的苦难与经历。
通过琼瑶的人生故事,我们似乎能发现,无论从她的作品里,还是从她的成长中,隐约有三个充满悲情的密码,一直在将她,引向死亡的深渊。
第一个,是战争年代的遭遇和童年阴影。
出生于1938年的琼瑶,童年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作为一个经历过战争的孩子,她很早就认识到了生命的脆弱。
战争导致死亡,小小的琼瑶常常目睹死亡。而家里人那次的“自杀”,更是她距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6岁的琼瑶根本不知道,自杀的意义是什么,当她被父母牵着走进冰冷的河水,当她在父母亲眼中,看到了死神的召唤。
那种对精神和意志的影响,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
这种影响,超越恐惧,超越病痛,超越一切。
这段经历给幼小的琼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也让经历过战争的幼小心灵,又遭受了双重创伤。
在此时琼瑶的心里,“自杀”成了问题无法解决时的一个最佳选项,这也是她后来频频选择自杀的原因。
因为在她看来,“自杀”似乎并非什么了不起的事。
或许也正因如此,琼瑶后来的作品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关于离别、生死的描写。
《还珠格格》中,紫薇、小燕子和皇帝的分离纠葛;《情深深雨濛濛》里,如萍和杜飞的战场相逢,她笔下那些痛彻心扉的离别场景,某种程度上正是童年创伤的投射。
这些与她的童年经历密不可分。
第二个,是孤独自卑的敏感和情感创伤。
现如今,我们常常谈起“原生家庭”的影响。
其实,琼瑶青少年时期的心态性格改变,与原生家庭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两个弟弟丢失后,父母将过多的精力,都放在了丢失的孩子身上,对琼瑶的关心少之又少。
加上不断搬家改变生活环境,语言不通无法融入生活,琼瑶从小就脆弱敏感,孤独自卑,很少和人交流,唯一的发泄出口,就是写作。
另外,琼瑶从小就偏科,就读第一女中时,她的数理化成绩十分糟糕,经常挂0或者考二十几分,这也让她时常在同学和父母面前抬不起头来。
父母误以为,这一切都是因为琼瑶不够努力,对她横加指责,导致她的精神状态越来越不稳定。
但弟弟妹妹的学习表现,却十分优秀,两相比较,落差感让琼瑶无地自容。
尤其16岁那年,琼瑶一次数学试卷只考了20分,被父母严厉斥责,这也直接导致了她准备选择自杀。
妹妹的到来,又剥夺了她仅有的一点“存在感”,琼瑶的性格因此陷入了极大的负面情绪中。
心思细腻敏感,对一位作者来说是好事,让她可以将人物呈现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
可对一个小女孩来说,却容易钻牛角尖。
虽然琼瑶在语文老师身上,找到了久违的慰藉,可这段不伦且深厚的感情被拆散后,带来的是更为沉重的打击。
人生被忽视,感情被棒打,父母几乎发疯,这些都成了琼瑶成长道路上的精神创伤。
虽然这段经历,被琼瑶写成了《窗外》,小说中的主人公江雁容,某种程度上就是琼瑶自己的影子。
可这也造成了她脆弱敏感的神经与多愁善感的性情,直接导致了她多次的“自杀”尝试。
第三个,是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和身份认同的矛盾。
其实,一直以来,琼瑶都在寻找自身的价值。
虽然她从未放弃过写作,但在很长一段时间,琼瑶都不认为,写作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
早年间,她觉得价值是让父母脸上有光,是学习拔尖,成绩优秀。
可这些,偏偏都是她不擅长的。
后来,她觉得自己的价值在于爱情,在于通过高考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可两次高考失利和老师被举报,让她的价值观再次崩塌。
这次打击,也让琼瑶一生的价值观,都在“拧巴”中挣扎。
尤其她对于爱情的选择,更是让人唏嘘。
琼瑶的第一段婚姻完全是一场逃避现实的将就。
在经历了青春期的情感创伤后,她选择了与一个并不相爱的人结婚。这段婚姻最终以失败告终,唯一的意义,就是带给她许多创作素材。
后来,琼瑶与平鑫涛相识相恋。
虽然找到了真爱,却要背负"第三者"的标签。
这种身份认同的挣扎,让她再次经历了自己价值选择矛盾和困境。
在她的作品中,"第三者"形象往往充满各种纠葛,或许这也是她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晚年间,在丈夫平鑫涛去世后,琼瑶又因无法接受“插管”的医学抢救行为,而与继子女发生激烈冲突。
这种独特的价值观和生命观,也是促成琼瑶最终以自杀结束生命的催化剂。
遗书中,琼瑶明确表示,自己不想成为“插管为生”的卧床老人,所以选择自杀。
如此看来,琼瑶的“自杀”,实际上从童年时代,就有迹可循。
从6岁走进河流,到86岁结束生命,这80年间的琼瑶,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挣扎和痛苦。
这三个悲情的人格密码,也成了她“作家”光环之外,永远摆脱不了的生命注解。
03、琼瑶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文学时代的终结
其实,纵观国内外文学史,作家的自杀率始终不低,尤其是知名作家。
据统计,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自杀率接近2%,还有证据表明,患有抑郁症或精神问题的文学创作者比例至少为10%。
国内的三毛、海子、顾城、王国维、张纯如、戈麦、闻捷、徐迟……等等,无一不是以自杀,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国外,从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到美国作家海明威,从诗人普拉斯到三岛由纪夫,这些杰出的创作者都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告别人世。
这是因为,作家和诗人们,通常都具备极度敏感和共情的特质,他们对人性有深刻的洞察力和同情心。
可这种特质,一旦脱离创作,面对真实且残酷的现实世界,往往会让人难以承受。
创作的本身,其实充满了孤独,有时候甚至是自我狐疑,自我否定的过程。在创作陷入瓶颈时,作家往往会陷入自我怀疑和深深的痛苦之中,这让他们本就脆弱的精神世界更为消极。
拿琼瑶来说,她把自己的人生经历转化为了文学养分,她曾说:"爱情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宗教。"
可这种创作态度,既是她成功的关键,也是她生命的重负。
当我们剖析她的作品,探访她的心路历程时,她却在经历无数的挣扎和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虽然琼瑶已经离世,但她所创造的"琼瑶式爱情",早就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成了我们无法磨灭的时代印记。
虽然当下,琼瑶笔下的人物常被各种批判,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作品确实为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带来了精神慰藉。
她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文学时代的终结。
虽然她选择了以自己的方式告别人世,但她留下的作品和对华语文学的贡献将永远留存。
以后,每当我们谈起爱情,谈起风月,我们都将注定想起这位“爱情文学女王”。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伟大。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淼淼)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原文链接:一生自杀4次,徒留25亿遗产,琼瑶的宿命,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或电脑机器人自动采集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和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