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异形,诡异,异人,画风
第四部《异形》上映,卡梅隆曾经执导的《异形 2》也发出了高清蓝光修复版。最近他接受了《好莱坞报道者》的采访,提到自己早在粗剪阶段就看过《异形:夺命舰》,提了一点小小的意见。
不过,这场采访里卡梅隆最语出惊人的,还得是他给挑剔影迷的回应——《异形 2》的修复版出来后,影迷们不满意 AI 修复的效果,认为修复后的效果过于精致而不对劲。
一个蓝光影片专业论坛,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参数,并且可以自己体验对比。
虽然对比下来……变化就很细微嘛,不放在一起的话也看不太出来。
新版蓝光更像是锐化和对比度都拉高了一些,好处是清晰度有所提高,不过也导致影调变化,从而失去了一些画面细节。
影迷们对这种细节丢失褒贬不一,但比较能达成一致的是:AI 修复不是不能用,而是《异形 2》已经有了一个 2010 版本作为扫描底,还有《阿凡达》原本的科技含量也不低,再上强度有必要吗?
老像素再就业
人工智能的修复功能已经很常见了,之前流行过一阵「AI 复活老照片」,之前奥运会上,阿里云也支持了档案影像的复活工作。
和卡梅隆合作的技术团队 Park Road Post Production 很早之前,就在用类似的技术做老电影修复,最经典的成果莫过于对一部一战纪录片的修复和再上色。
纪录片 They Shall Never Grow Old 图片来自:Park Road Post Production
这些旧影像几乎都存在底片划痕、裂缝、褪色等问题,AI 可以通过基于纹理、区域,或者基于插值的算法来学习周围像素的模式和特征来自动恢复照片的缺失部分。
可是在影迷看来,即便是划痕和模糊,也是影片的一部分。经过大力修复后的效果,反而精致到失真。
卡梅隆电影《真实谎言》 图片来自:X 用户@RazorwireRyan
面对影迷的批评,卡梅隆是直接硬刚: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得了。
他表示自己过目了每一个镜头、每一帧影片,合作的团队也都是老熟人,《异形 2》修复时的调色师跟《阿凡达》是同一位。
也许就是这个「完全消除」走错了方向。
降噪的确是所有电影修复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在 2010 年版《异形 2》的蓝光修复中,他就开始用数字工具进行修复,这一版在胶片的颗粒感和画面细节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成就了一个经典版本。
卡梅隆电影《异形 2》2010 年蓝光修复版
「我们完全消除了噪点和颗粒,抬高了分辨率,从头到尾对每一帧都进行了色彩校正。成果令人难以置信。」
卡梅隆一直喜欢研究新技术,跟一些有怀旧情结的导演不同,他并没有对老胶片中的「颗粒感」有什么特殊的执念。因此在又一次修复自己老片子的过程中,他进一步抹平了原本 35 毫米胶片所呈现的质感,拉高清晰度。
代价是,人脸的皮肤纹理、轮廓,尤其是头发的渲染,都出现了不自然的效果,这一点在《真实谎言》中最为明显。
卡梅隆电影《真实谎言》 下图为 AI 修复后效果 图片来自:纽约时报
影迷们倒也不是在无理取闹:老电影的底片保存不易,确实容易导致画面品质受损,所以才需要上科技。可是卡梅隆的一些电影没有那么旧,甚至像《阿凡达》这样的片子,本身科技含量也不低,用 AI 修复只是因为他有。
这听起来也有几分道理。这些批评并不是在说不该用 AI,而是究竟是用在了该用的地方,还是为了用而用。
为了用而用
电影修复所使用到的技术,更多的是「升级」而非「生成」。如果说 Mid-journey、Runway 这些技术是在「无中生有」,那么电影修复的目标是「有则改之」,一切以保证原有的影片品质为出发点。
那么为了上科技而上科技,就会变得非常诡异。最近上映的国产电影《异人之下》,使用了一种「AI 风格迁移术」。
从片方发布的特辑花絮里看,用到了 Stable Diffusion WebUI,把原本由真人拍摄的部分,转换为漫画。乌尔善说,因为原著就是漫画,所以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来表示对原著的致敬。
而且由于现阶段 AI 转绘不稳定,团队还用到了 LoRA 的微调方法,保证最终效果能够还原演员的表演。这是一种只需要用少量素材,就有效完成对大模型进行微调的方法。
观众表示:属实没有必要。
致敬是致敬了,但 AI 味儿实在是太呛。《异人之下》这个风格迁移,其实是在已经有了真人摹片的基础上,再加上 AI 生成的工序。后者原本是为了再现漫画的画风,但不知道具体哪一环出了问题,AI 反而把已经动画化了的素材,又再次往写实方向迁移。
于是就出现了「 纸片人变真人再变纸片人」的效果,变成了网大质感。再落实到银幕上,而且有将近半小时的长度时,观众表示受不了了。
图片来自:B 站用户 @哈尔的一顿红辣椒
翻车最夸张的莫过于在《传说》中,成龙用 AI 复刻一个年轻版的自己当男主角,跟娜扎谈恋爱。由于过于离谱,引发怀疑这到底是修复出来的,还是直接换了个头。
《传说》剧照 图片来自:豆瓣
豆瓣评分 5.1 就算了,还只有两万多人评分,烂到了无人在意的程度……
正面教材是《流量地球 2》,拍摄时,李雪健老师因为鼻咽癌,影响了台词的发音,可是他的表演、对于角色的诠释,无法不令人动容。于是声音制作团队用了机器学习,以旧电影为素材,再现了李雪健老师的声音。
从下面的对比视频可以看出,真·有效修复。如果不是幕后花絮,只是看电影时几乎不会留意到这是经过修复的声音。而且它的理由非常充分,AI 的确起到了鱼与熊掌兼得的效果。
为了用而用是最糟糕的,尤其是在眼下,播放方式越来越丰富,OLED 屏幕和 4K 标准正在越来越普及,以往在低清电视屏幕上不会展现的问题,都会逐渐暴露,被置于放大镜下。
面对批评,卡梅隆的合作团队 Park Road Production 的总经理也意识到,今时不同往日了,对于影片效果,观众在提出不同的要求。
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他说,「我们不能做得太过头,那样看起来会像垃圾。但只要能让它(影片)好那么一点,我们都会尝试。」
文 | Selina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原文链接:卡梅隆修复《异形》被喷,《异人之下》画风诡异,别再硬用AI做电影了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或电脑机器人自动采集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和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