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书,霸凌,港片敢拍
今年的4月对于北京的影迷来说是比较幸福的,既有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新老影片可以刷,还有不少优秀的院线电影上映。
除了上周聊的让大家感慨颇深的《白日之下》,最近又上映了一部非常敢拍的港片——《年少日记》。
这部影片源自香港政府支持的、旨在选拔香港电影新秀的“首部剧情电影计划”,监制为香港导演尔冬升。
虽然拍摄预算325万港币,拍摄过程中还遇上了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但在去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时,影片收获了不少好评,成为很多影迷心中的年度华语电影十佳。
导演卓亦谦凭借这部影片,在刚结束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获得了新晋导演。
影片的故事源自导演的个人经历和社会观察,对东亚家庭教育、抑郁症患者的遭遇十分关注,他自知这样的题材大概率不会受观众欢迎,但一直坚持把它作为职业生涯中必须做的作品。
----------以下部分涉及剧透,选择阅读----------
于是,在《年少日记》的开头,我们看到了令人揪心的一幕,一个10岁小学生爬上高楼天台,纵身跃下……
时间线回到当下,在高中担任班主任的郑老师,偶然间在班里发现了一封没有署名的遗书,文字中流露出强烈的自我厌恶和轻生念头。
郑老师把此事上报给校领导,但校方并不觉得事态严重,只当是学生临考前的情绪发泄。
没办法,郑老师只能亲自密切观察班里的学生,但一连几天,每个人看上去都很平静,遗书的笔迹也无从辨认,让他既着急又沮丧。
更糟心的是,班里还有男生因为身体残疾经常被霸凌,宁愿还手被校方记过,也不愿跟他这个班主任好好沟通。
而工作之外,郑老师还面临各种各样的家庭问题。由于他不想要孩子,导致跟妻子感情破裂,两人正在办理离婚;年迈的父亲进了加护病房,病情时好时坏,而他却几次三番躲避去看望父亲……
在这几件事的捆绑下,压力剧增的郑老师翻出了一个多年来不曾触碰的旧物,那是一本10岁少年的日记,少年名叫郑有杰。
日记的开头轻松活泼,但之后的内容却让郑老师潸然泪下。
有杰出生在一个优渥的家庭,爸爸是大律师,妈妈是全职太太,还有一个小一岁的弟弟。
虽是四口之家,但有杰的父母却明显偏爱弟弟,因为弟弟学习成绩好、英语好、钢琴弹得好,学校任何公开活动,弟弟都是学生中最闪光的亮点,让父母引以为傲。
相比之下,有杰就成了家里的“笨孩子”,他弹不好钢琴、讲不来地道英语,考试成绩因为垫底,被学校强行留级,跟弟弟做了同班同学。
在父亲眼中,他就是“垃圾”。
渐渐地,这种差别让有杰变成了家里的透明人,转学去名牌学校没他的份、零花钱没他的份,就连全家出国度假的计划,他也即将被排斥在外。
父亲是家中绝对的权威,他视有杰为“失败的作品”,经常对有杰非打即骂,母亲也经常成为被迁怒的对象遭遇家暴。
然而母亲并没有站在有杰这边,反而责怪有杰——如果哪天我跟你爸离婚了,一定是因为你!
对于父亲的扫兴、打压和诅咒式教育,弱小的有杰只能全盘接受。
他甚至为了让爸爸对自己满意,开始写起了日记,因为他听说写日记会让小孩子的表达能力变好,从而提高成绩,于是日记成了他童年的伙伴。
在压抑家庭氛围下,有杰有两个精神寄托,一个是他最喜欢的漫画《海盗》,漫画家借着人物鼓励读者,“你总有一天会变成你想成为的大人”,这给了有杰莫大的人生期待。
另一个则是教他钢琴的陈老师,在父亲责骂他学得慢的时候,陈老师总是温柔地开解,让有杰萌生了长大要做老师的理想,像陈老师那样关心学生。
只是,有杰没想到这两个精神寄托在他10岁这年都破碎了——
画《海盗》的漫画家跳楼自杀,漫画从此停更,家里的漫画被父亲发现后全部撕碎;陈老师因为教学无果被父亲开除,又换了一位声色俱厉的男老师教他。
连番的打击让有杰忽然意识到,他可能无法变成他想成为的大人了,于是爬上了天台,告别了这个世界。
有杰在日记的最后写道:“我不是什么重要的人。”
这话让读日记的郑老师泪如雨下。
一方面是因为他发现的那封匿名遗书写着同样的话,这意味着自己的学生极有可能会像有杰一样自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有杰其实是他的哥哥,他则是日记里那个让父母引以为傲的弟弟。
哥哥的自杀让原本完整的四口之家变得支离破碎。
母亲决意与父亲离婚,一个人净身出户;父亲冷冰冰地对外宣称哥哥是因病而死,开始整日借酒消愁;弟弟(郑老师)忽然不那么在乎父亲的期望了,开始肆意妄为,成年后实现了哥哥生前的愿望,成为了一名教师。
只是,郑老师并未完全获得学生的信任,他连谁有情绪波动和自杀倾向都看不出来。如今再读哥哥的年少日记,郑老师意识到自己其实是造成哥哥自杀的“帮凶”。
他没能在父母打骂哥哥时出手阻拦,也从未在哥哥被霸凌时挺身而出,就连哥哥自杀前那晚依依不舍给他的拥抱,都没能让他从中察觉出异样。
家庭的变故也影响了郑老师的三观,他不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持续到永远。
遇到妻子后,他以为自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拥有幸福,但当妻子怀孕后,他才萌生出一股巨大的恐惧——他从未有过完整的家庭生活,所以无从建立自己的家庭……
毫无疑问,《年少日记》是一个令人感到压抑的故事。尤其是出生在东亚家庭的观众,更能对郑有杰的童年遭遇感同身受。
很多人都在“亏欠式教育”的打压中艰难长大成人,用剩余的生命去治疗童年的伤疤。
片中,有杰在家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对不起”,但是他到底做错了什么呢?
他没能按照父母的期待成长成为多才多艺的学霸,没能成为大律师父亲的“教育成功案例”,没能坚持活到成年去“报答”父母……
这种精神折磨让有杰显露出抑郁的症状,年幼的他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向外求救,然而他的呼声并不能被听见——
他想用考试成绩证明自己,结果考试当天紧张到当场呕吐,母亲赶到学校,最关心的并不是他的身体,而是想让他立刻回去考试。
他因为抑郁经常失眠,白天上课又十分疲惫,但老师并没有看出其中端倪,只觉得他扰乱课堂秩序,勒令他罚站整堂课,因此被同学们无情嘲笑。
他认真请求母亲带自己去看精神科,但母亲立刻拒绝,否认他存在精神问题……
一次次的无视,最终让有杰的内心一点点碎裂开来,最终走向了极端。
有人会说,这样的故事只是东亚家庭教育中的极端例子,是偶然出现的少数;也有人认为,现在的孩子太脆弱、太难教,动不动就寻死,根本没有想过死后家人怎么办。
但问题是,这些走向极端的孩子,从家庭中得到的永远都是扫兴、辱骂和诅咒,他们在家中扮演的并不是“家人”,而是用于向他人炫耀的“资产”。
而这样的极端例子,如今绝不是偶发的少数。
《年少日记》中最揪心的情节,是有杰的死并没有让父亲终止那种令人窒息的教育方式,他像掩盖罪行一样,对外隐瞒了“笨儿子”的真正死因,他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弟弟(郑老师)的三观。
以至于郑老师调查匿名遗书时,才内疚地想起哥哥死前被忽视无数次的挣扎,这种窒息教育造成的后果,是受到伤害的人往往需要一生的时间去疗伤。
导演卓亦谦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令人压抑的故事,源自他的亲身经历。
他曾有一个朋友年纪轻轻选择了自杀,离世前几天看上去没有任何异样,这让他事后感到十分自责。
之后,卓亦谦十分关注类似的社会新闻,对网上那些搬出“受害者有罪论”的言论十分气愤,决定要把这样的故事搬上银幕。
值得一提的是,《年少日记》虽然揭开了东亚家庭教育令人窒息的伤疤,但并没有一路绝望到底。
影片结尾,读完哥哥日记的郑老师,意识到有自杀倾向的人之所以在离世前看上去正常,是因为一直在掩饰他们破碎的心,若身边真的有可以倾诉的人,或许结果就不会走向死亡。
他想到那个写匿名遗书的学生,于是向班里学生坦诚了发现遗书的事情,并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暗示那个学生可以找自己倾诉。
最终遗书的主人找到了郑老师,而郑老师如同哥哥当年期待的那样,终于变成了想成为的温柔老师。
客观来说,《年少日记》和之前聊的《白日之下》类似,都不算是“讨喜”的院线影片,但它们提出的现实问题,的确不应再被无视和忽视。
有《年少日记》这样敢拍的华语电影存在,或许就能帮助到那些内心破碎的人,重拾对生命的向往。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