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头条!城市热点,讯速传播!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热点关键词   城市头条官方微博   网站地图   城市号作者入驻/登录/注册

我们没有第二个李子柒

2023-09-12 15:30来源:热点焦聚编辑:采小编

李子,第二个

人们还在等待李子柒。

2021年7月14日,李子柒发布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系列的最后一期,如今两年过去了,她和资本的角力早已落幕,但依然没有发布新的作品。

对于一位拥有千万粉丝的视频博主而言,“停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曝光减少、流量下滑、甚至飞速过气。

但这种速生与速朽的理论在李子柒身上失效了,在两年的漫长等待中,那些或直或曲的是非、那些个体的收获与失去,显得没那么令人在意了,人们只是等待着她的归来,即便她从未承诺过归期。

这种等待的姿态几乎让人困惑:作为一位视频博主,李子柒因何被偏爱,又因何无法被替代?

我们没有第二个李子柒(图1)

01

若想认识一个人,就要了解她的前史,李子柒第一次走进大众视线是在2016年。

彼时,她为了照顾奶奶,从成都回到绵阳的村子里。一次,她看到弟弟在家中用手机拍摄短视频,就琢磨着是不是也能够用视频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农村生活。

至于为何选择这样的题材,她从小跟爷爷一起长大,爷爷是乡厨,操持整个村子的红白喜事,6岁的她负责打杂,站在比她还高的灶台边上烧火、递盘子。“我有一半的厨艺是源自于他。”

她熟谙农村生活的要领,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平凡而单调的日子里,蕴含着丰富的美感,成为她最初的灵感。“农村这一切自给自足的东西,对我来说是耳濡目染的,知根知底的,甚至是怀着敬畏之心的。”

那年春种之前,李子柒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条视频。没有专业的设备,她用手机完成所有拍摄。模糊的镜头和粗粝的制作重叠着生活,无论是从画面构图还是内容上,都不能算是精美的视频,反而让人从中看到生活的真实和生命力。

起初,李子柒给自己起的话题名字叫做“四季更替,适食而食”,在美拍编辑的建议下后来才会成“古香古食”。这些美食视频的评论区涌进10万条评论,这样的数据在七年前令人咋舌,放在今天也毫不逊色。

那段时间,她收到了很多MCN公司求合作的私信,每一位都会在私信里介绍,我们公司如何如何。微念的老板刘同明也是其中之一,但他更多是在表达自己对视频内容的喜爱。

李子柒在看到这些私信后并没有太在意,甚至一度担心遇到了骗子。直到有一天,为了找到李子柒,刘同明来到绵阳,在当地的一家火锅店里,热气腾腾的锅底翻腾出人情味,李子柒感受到对方的真诚,决定与之合作,但后来在工商信息查询彼时的微念公司社保还仅仅是3人的小公司,当时的她并不了解。

这年年底,李子柒发布了一条《兰州牛肉拉面》的视频,意料之外,这条视频火了。

视频里,李子柒展示了一碗牛肉面的诞生:从熬汤、拉面、再到制作辣椒油,全都是由她独自完成。就连面里要用到的萝卜、香菜与小葱,都是李子柒从自家的地里现摘的。

视频里李子柒做一切似乎都游刃有余,然而镜头外,为了拍摄这条拉面视频,李子柒在一位甘肃拉面师傅的指导之下,学习了一个多月。

那些日子,李子柒只要一有空,就会揉面团、练习拉面,有时一天下来,手酸的都抬不起来。但纵使如此,拍摄的过程依然困难重重:拍摄镜头失误、拉面步骤错了、揉好的面没筋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

那条4分钟的视频,李子柒拍了整整3天,揉失败的面粉多达20多斤,这些揉失败的面粉都被李子柒做成了馕,在之后的15天里,每天都会按时出现在她和奶奶的饭桌上。

回头看,以兰州拉面为起点,李子柒逐渐成为互联网中气质独一无二的视频博主。

李子柒不急不徐的乡村生活与她生机勃勃的菜园,吸引了许多关注。2017年7月,她看到到处有人在注册带有“李子柒”三个字的公司,于是她和刘同明说,想要开公司,占个坑。

据天眼查显示,李子柒和微念在2017年7月20日成立了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从那时起,李子柒与杭州微念公司结束网红与mcn机构的经纪关系,李子柒掌握了子柒文化的经营权。李子柒不再是mcn机构的网红,一跃成为了成为了四川子柒文化公司的合伙人。

故事看似走向新的分野,但在飞速奔跑的时代,李子柒提供了一个“不变”的样本,依然过日子,依然拍片子,这条独一无二的赛道,是一条泥巴路,而她留下了一连串脚印。

02

相比其他视频博主,李子柒的视频更新速度很慢。多则一个月能更新3到4条,少则只更新1到2条。

那时,李子柒还没学会用电脑剪辑视频,都是用手机剪辑。因为手机内存不大,有时候一条视频她要来来回回剪很多次才能成功。有时辛苦剪了一整天,却在最终导出时软件发生闪退,一切归零,她只好从头来过。

她说:“像我这样没读过多少书的人,很多东西,都是我用笨办法研究了很久才勉强可以操作。”

因为长时间的熬夜工作,李子柒偶尔会眼肌痉挛。发病时整个眼皮抽搐得睁不开眼睛,要连续针灸几天才能够有好转。

技术是一如既往地“死磕”,内容则变得开阔——她做乞巧果子,也讲七夕;做重阳糕,也谈重阳。润物细无声,因食物而打开的赛道,延伸到更深处,与非物质文化有关,与中国人的审美有关。

然而这种精细的制作和先进的内容理念,让许多观看她视频的人怀疑李子柒这个名字背后,一定有一支专业团队。

2017年5月3日,她被团队包装的传言愈演愈烈时,她发了一条很长的微博,“一边哭一边打字”。

她用8张文字长图,讲述了各个阶段制作视频的过程,比如为了更好的拍摄效果特意买了人生中第一台单反相机和三脚架;为了合适的角度,相机下面摞着家里的锅碗瓢盆……那些上山下河的过程和指甲缝里的黑泥透露着她的真挚。

李子柒很无奈,她不明白为什么大家就是不愿意相信,有些人愿意花费足够多的耐心与功夫,去把这些“不可能”变成“可能”。

那阵风波过后,为了解放更多创作精力,她从绵阳一家婚庆公司找来一个兼职摄影师,外号“舅舅”。算上助理民国以及后来的全职摄影师阿浩,她的团队也不过4个人。

摄影师更多是专业上的分担,比画面更清晰的是李子柒的个人表达。在拍摄现场,机位摆好后,需要李子柒确认,而后才可以拍摄。而摄影师的工作也只是拍摄,剪辑、调色、字幕、音乐,都是李子柒亲力亲为,多一帧少一帧的微妙之处,她有自己的想法。

“这是我自己的作品,很多细微的地方,我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李子柒说。

有一次拍李子柒做千层底布鞋,钢针穿过厚鞋底需要大力气,一双鞋要扎几千针,摄影师“舅舅”把机器架好后,李子柒就坐在镜头对面扎,“凌晨几点还在扎,我睡了一觉起来,她还在扎”。

精益求精的内容就像千层底穿过千重山,每一次都能让观众惊喜。优质的视频内容让她人气居高不下,2017年到2019年间,李子柒成为“超级红人节”的焦点。2019年,李子柒的《文房四宝之“墨”》短视频作品,就获得了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我与中国”全球短视频大赛中的最佳人气奖和二等奖两项大奖。

此后,李子柒又入选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入围人选公示名单,并成为“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在人气之外,这些沉淀下来的社会角色,让她真正成为无法被替代的存在。

03

2019年,李子柒的人气快速积累,有2个外地人闯入李子柒所在的村子,试图用窥探李子柒生活”的直播方式,赚取一波流量,过程中甚至用上了无人机、监控器。事情闹到派出所,但因为偷拍者坚持自己只是来观光而最终不了了之。

那之后,李子柒曾一度打算带着奶奶离开老房子,换一个更隐蔽的地方生活,却最终因为奶奶舍不得而作罢。

她似乎可以随时抛弃这个时代最被追捧的流量、财富,只为了平常的生活,守着奶奶和春华秋实过一生。

成名的代价,有一部分就是用来被人消费,无论这种消费是积极还是消极。她至今没有尝试直播带货,也没有被舆论裹挟着做选择,她坦然面对最真实的自己,无论外物怎样变化,自己制作的视频能够给人带来美与文化,这是她想做的事。

2019年9月,一向低调的李子柒罕见地接受了记者采访,她向记者介绍自己的果园。不算大的院子里,种着各种青椒、小菜和鲜花,颇有韵味。聊到尽情处,她还给记者摘了几个地里的番茄,让他们走的时候带回去。

傍晚,她和记者在院子里相对而坐,光着脚聊起自己。

记者问:“网友都说你是仙女,你自己喜欢这个称呼吗?”

她答:“仙女,喜欢啊,说不喜欢有点假吧,谁不喜欢别人夸奖啊,就是听多了有点心虚。”

风吹了一阵又一阵,她说,自己现在最想做的,是好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很多非遗文化,像极了一个垂暮的老者,站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回望,就是那种无力感。所以他需要被很多人看见,需要被很多人关注。”

李子柒在《笔墨纸砚》的推荐文字里写道:笔墨纸砚,中国的文房四宝,随着书写时代的渐没,这些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工艺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不需要每个人都会,但愿很多人都还懂得和记得。

这一段11分40秒的视频发布于2019年3月25日,视频的制作自2017年就开始准备了。

这些视频被上传到国外的视频网站,创下「YouTube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她从“一个小透明,变成了对社会有那么一丢丢用的人”。在进入大众视野和被更多人关注后,李子柒的责任感也更重了。

谈及自己的梦想,她希望自己的小家小院可以变成可复制的中国式新农村。而如今许许多多的农村人循着李子柒的脚步,发现自己熟悉的山水和生活也可以成为陌生人眼中的风景。

曾经有记者问李子柒,自制短视频的博主越来越多,会不会担心自己被取代?

她回答:“哪怕有人同样拍摄乡村风,或者传统手艺,我觉得这些都是特别好的事。至少让很多人知道,现在乡村也这么好看了。如果只有我一个人的话,我觉得量真的太小了。”

04

曾经有人问李子柒:传言说你是富二代?

她反问:“你看我像吗?”

在李子柒小学五年级时,爷爷因病去世,家里只剩下了她和奶奶。失去主要劳动力后,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吃力,李子柒曾因为交不起学费,而登上当地报纸。

她至今都还记得,在爷爷去世后,奶奶去家乡的妇联求大家帮帮自己的孙女,一边求,奶奶一边念叨着“这个孩子太苦了。”

有一年过年,乡里动员条件好一点的家庭接孤儿回家过年。李子柒被划到了“孤儿”范围内,于是被这位妇联工作人员接到家中过年。

1999年以后,因为妇联的帮扶,李子柒的遭遇被当地媒体报道,当时的绵阳日报上那个睁着大眼睛的姑娘开始陆续接到社会好心人的支助,其中有一位军人叔叔,每个月都会从自己的生活费里省下一些钱寄给李子柒并鼓励她好好学习。10块、20块,到后来的50块、100块……那一段岁月,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段,当初的10块、20块就已经是李子柒上学一个月的生活费。这种支持持续到李子柒上高中。

正是因为这段经历,当她稍有余力,便从当服务员仅有的每月300块工资中拿出50块,匿名定向寄给绵阳平武的学生。后来李子柒成名,对特殊家庭孩子的善意却没有改变。她说:“因为我的生命曾经被照亮过,像一道光一样,我觉得这些孩子(被她资助的孩子)也会在有能力的时候,把这个光照进更多人心里。”

2020年,李子柒得知北川有的小学的电脑使用多年、配置较低,给教学带来了很多不便,而坚守在教育最后一公里的老师们都与她年纪相仿。她向北川9所小学捐赠100台电脑,并安排相关工作人员抵达北川将电脑按需求分发到桂溪、马槽小学等9所学校。

同一年中秋,她又给绵阳山区贫困儿童、特困供养老人、科博会志愿者共捐赠爱心月饼3120盒价值90余万元。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向绵阳捐赠医用外科口罩10000个,N95口罩1000个;河南暴雨时,她捐款150万元驰援中原同胞……似乎每一场灾难中,都有她的身影,但这个身影总在宣传报道中缺席。

这样一个李子柒,完成了我们对于这个时代视频博主的美好想象——不沉迷与物欲,也不自我标榜,始终向前看,坚持自己的原则,却不把它拔高成某种恢弘的立场,始终以一个普通人的方式生活、工作,活成一个不可替代的人。

人们仍然等待着李子柒。因为她让人们相信,在西南山区的小村子里,仍然有人在记录着春耕,夏长,秋收,冬藏,记录着山风掠过生命的感觉。

风停后,她总会回来。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原文链接:我们没有第二个李子柒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mp.chengshitoutiao.com。    

标签: 李子   第二个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6-2023 城市头条 ChengShiTouTiao.Com(城市头条有限公司) | 投稿/撤稿公邮:news@newsgo.com

城市头条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城市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为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特别声明:城市头条仅提供平台运营服务,不提供任何上传发布服务,城市头条网尊重知识产权保护,侵权反馈:fawu@newsgo.com 城市头条撤稿函下载 如有侵权请来邮告知,我们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备案号:吉ICP备2020008037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