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理顺省与市县财政收入划分体制,加快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省与市县财政关系。意见明确,八大类17项重大基本公共服务首先列入省与市县共同财政事权范围,将省财政直管县范围调整扩大到41个县(市)。
围绕完善省与市县财政收入划分体制,调整省与市县税收分成办法。除石油、电力、高速公路、铁路等省级保留跨区域经营特殊企业税收外,从今年起,对市县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契税收入比2017年增长部分,省与市、省财政直接管理县(市)按照20∶80的比例分成;调整省级对青岛市财力集中政策。从今年起,青岛市专项上解省财政资金增加到30亿元,并以此为基数,以后每年按青岛市当年财政收入增幅递增上解,重点用于对财力薄弱地区的转移支付,支持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在深化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省与市县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面,合理划分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加强省级在实施经济调控、维护统一市场秩序、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保持全省经济社会稳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财政事权;将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与当地居民密切相关、由市县提供更方便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务确定为市县的财政事权。对难以明确区分受益范围、但有公共需求且有利于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公共服务,逐步明确为省与市县共同财政事权。将重大基本公共服务事项首先列为省与市县共同财政事权;将涉及群众基本生活和发展需要、以人员或家庭为补助对象或分配依据、省与市县共担支出责任、需要优先和重点保障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八大类17项重大基本公共服务,首先列入省与市县共同财政事权范围,加大保障力度。
在改革完善省对市县转移支付制度方面,省级建立完善与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挂钩的转移支付分配、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增长奖励、重点园区“亩均税收”领跑者激励、收入结构优化奖励、“飞地”项目税收利益分享以及绩效评价与预算安排挂钩等“六项机制”,运用财税利益调节杠杆, 十八腔,聚焦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调动各级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本报记者 韩霄鹏)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