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头条!城市大事,最早发现!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城市头条官方微博   网站地图   城市号入驻

著名闽藉剧作家洪可人病逝 一辈子离不开“虾油戏”

2017-02-08 22:20来源:编辑:轩皓宇

著名闽藉剧作家洪可人病逝 一辈子离不开“虾油戏”

  ■首席记者 顾伟

  福州晚报讯 集编、导、演于一身的著名闽藉剧作家、福州晚报长期的专栏作家洪可人因病于北京时间2月5日11:30在美国旧金山医院逝世,享年85岁。与一般剧作家不同,中国直播网,洪可人由于从小生活在台江码头边,接触三教九流,对福州的民风习俗如数家珍,对福州俚语张口就来,他掌握了许多轶闻掌故,能说能书,其作品最大特色是“虾油味”浓。

  洪可人1932年出生,15岁时就在福州青年商学会剧团扮演闽剧《西厢记》中的琴童、《凤凰山》中的薛应龙。抗美援朝时他参军成了文艺兵,退伍后站过柜台、下过车间、锄过地,自喻为“酱园店老鼠——尝遍人间酸甜苦辣咸”。只读过三年私塾的洪可人虽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1983年进入福州市歌舞剧院后创作了《贻顺哥戴高帽》《红花公主》《红颜有福》《金薯传奇》《贻顺哥当所长》等众多闽剧。他编写的“陈靖姑”系列福州评话、“郑堂”系列福州评话磁带多达20多个专辑。他创作的方言话剧《红白喜事》在福州曾连演百场。

  福建电视台1994年春节晚会曾邀请洪可人创作小品《红包》,没想到就此引发了他创作戏剧小品的激情。他先后创作过近百出小品,搬上舞台后颇受行家和观众的好评。他创作的《虎门夜话》曾获戏剧界最高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的提名奖,《呼唤》获华东六省一市小品大赛特等奖,中国直播网,《红包》获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百花文艺”奖。上世纪90年代中期,洪可人旅居美国,其后几乎每两年就要回国一次,与家乡同行进行艺术交流。1998年,他在中国出版了长篇纪实文学《美国的太阳美国的月亮》。由他重新填词创作的福州语歌曲《八月十五月光光》在榕传唱度较高。

  2004年省文联戏剧家协会、省艺研所、市文化局、市文联等单位联合在榕举办了“洪可人戏剧小品回顾展”,他创作的8个小品在芳华剧院集中展示。

  洪可人是福州晚报长期的专栏作家,在本报周末版、生活版和副刊版上先后开辟过《大市民》《拌尾叔》《讽刺剧场》《戏剧人生》等多个专栏,撰写过“亲家母送鸡汤”、“南星道剃头担两头冷”、“圣君殿水两头涨”、“看目睭癫婆”、“卖万金油马仔”等近百篇故事。

  2011年,年近80岁的洪可人回到福州,在本报的牵头下,他在左海公园举办了两场“挑战周立波”的公开演讲。由于这是场融小品、独角戏、福州评话、单口相声、美国脱口秀于一体的演讲,是一场含知识信息、资讯、掌故、调侃内容,混合着浓浓的虾油味的表演,当时在福州极为轰动,吸引了数十家媒体的关注。

  去年10月,已患小中风的洪可人回榕探亲,得知福州将举办十邑春晚,情不自禁地递交了小品《鸭姆洲》的脚本,小品讲述的是旅美华侨回到台江寻找当年鸭姆洲的故事。遗憾的是后来该小品未能入选十邑春晚,《鸭姆洲》成了洪可人艺术创作之路的最后一件作品。

  据洪可人夫人电告,洪可人的骨灰将择日运回福州安葬。洪可人生前曾多次说过“无论走到哪儿,福州永远是我的根!”洪可人的亲朋好友昨天表示,届时大家会相约一起接灵,欢迎洪可人这位一辈子离不开“虾油戏”的剧作家回家。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mp.chengshitoutiao.com。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6-2023 城市头条 ChengShiTouTiao.Com(城市头条有限公司) | 投稿/撤稿公邮:news@newsgo.com

城市头条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城市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为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特别声明:城市头条仅提供平台运营服务,不提供任何上传发布服务,城市头条网尊重知识产权保护,侵权反馈:fawu@newsgo.com 城市头条撤稿函下载 如有侵权请来邮告知,我们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吉ICP备2020008037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