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头条!城市大事,最早发现!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城市头条官方微博   网站地图   城市号入驻

贵州石阡齐聚百条毛龙 传承非遗文化

2017-02-08 06:51来源:编辑:轩皓宇
贵州石阡齐聚百条毛龙传承非遗文化

仡佬毛龙节现场。 周燕玲 摄

  中新网石阡2月7日电 (周燕玲)贵州石阡县连续12年举办举行仡佬族“毛龙”迎新春活动庆祝“仡佬族毛龙节”,7日,2000余位来自各乡镇来民间艺人参加表演,非民族文化传承物质文化遗产得有效传承。

  “石阡仡佬毛龙开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随着祭师的话音刚落,装饰的烟雾腾空而起,102条五彩“毛龙”在鼓声中上下飞舞、左右翻滚,犹如腾云驾雾,气势撼人。虽是春风料峭,热烈的气氛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石阡仡佬毛龙节”是贵州世居少数民族仡佬族的传统节庆,2006年入选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每年中国农历正月十一,石阡都举行“毛龙”迎春活动,目前已连续举办了12届。

  据当地人介绍,“毛龙”编扎非常讲究,先以粗而长的竹蔑数片扎紧为龙脊,中国直播网,再用蔑条约1.2米长,将剪成鞭炮状的有色纸缠成龙身,看上去全身皆毛,“毛龙”也因此得名。

  “毛龙”从龙头至龙尾分等分,当地人根据长度称为“7栋、9栋、11栋、13栋不等,平均长约15至25米。今年最长“毛龙”有100米,分别由80人舞动,堪称历年之最。

仡佬毛龙节现场。 周燕玲 摄

仡佬毛龙节现场。 周燕玲 摄

  “毛龙”与其它龙不同是,在扎制过程中要放入照明设备,现在放入的是电子灯,在没有这些电子产品前,当地人用蜡烛或煤油灯,这也“毛龙”与其他“龙”不同之处。

  今年“毛龙节”以“闹元宵、送吉祥”为主题,记者在现场看到两条百米“毛龙”龙头高昂,把百条毛龙围在圈中,圈内黄烟腾空而起,狮舞龙腾,时而头上尾下舞成“螺蛳旋顶”,时而仰面朝天舞成“犀牛望月”,场面极为壮观,更让人惊叹的是两条“小毛龙”,分别由20名少年组队起舞,少年们认真、精湛的表演获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72岁的白沙村老人金青国,中国直播网,从十五六岁就开始舞毛龙,一脸兴奋地告诉记者虽因年事已高不去舞龙,但仍然负责为舞龙队敲锣鼓劲。

  “我们村90%的男子都会舞龙,舞毛龙代表着一个村的团结和谐。”金青国老人说,过年期间村里年轻人依然保持着舞着毛龙走村串户欢度新春的习俗。

  在“仡佬毛龙”传承人戴鑫的眼里,民众自发参与舞龙,既可加深情感沟通,丰富生活,又能起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在舞龙现场,记者遇到了美国人柯大牛(中文名),他妻子是贵州石阡人,柯是北京语言大学的留学生,弟弟在贵州大学留学,兄弟两人与在柯妻的带领下,专程回到石阡观赏“毛龙节”这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

  “我只在电视上看过中国舞龙,这次现场观看太震撼了。”柯大牛用流利的中文说,并连续发出“哇!哇!”的惊叹声。

  柯大牛告诉记者,他很喜欢中国的民间习俗文化活动,也有一些相关了解。“中国很多民俗活动都逐渐面临消失,但在这里,我看到有老人,年轻人,甚至小孩一起舞毛龙,很欣慰。”(完)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mp.chengshitoutiao.com。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6-2023 城市头条 ChengShiTouTiao.Com(城市头条有限公司) | 投稿/撤稿公邮:news@newsgo.com

城市头条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城市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为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特别声明:城市头条仅提供平台运营服务,不提供任何上传发布服务,城市头条网尊重知识产权保护,侵权反馈:fawu@newsgo.com 城市头条撤稿函下载 如有侵权请来邮告知,我们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吉ICP备2020008037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