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头条!城市大事,最早发现!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城市头条官方微博   网站地图   城市号入驻

民国元年春联新味

2017-01-26 19:14来源:编辑:轩皓宇

  原标题:民国元年春联新味

  “万年有道,四海同春”、 “福同春满,学与时新”、“中华全盛日、世界大同春”,这些出现在民国元年的春联,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春联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又称“春贴”、“门对”或“对联”,是中华民族过春节的重要标志。“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贴倒酉(意即贴春联)”。按照各地习俗,贴春联的时间也稍有差异,只需在过年前即可。然而,贴春联的场合和风俗还是很讲究的。比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用来贴于猪舍、鸡(鸭)舍处,而“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则贴于厨灶处。遇到有丧事的人家,第一年贴白色春联,第二年贴绿色春联,第三年贴黄色春联,内容如“天下皆春色,吾门独素风”等,民间称之为“孝联”,用以寄托家人的哀思,只有到了第四年的春节时才恢复用红色春联。

  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可见春联起源于桃符,最初是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由此演化成春联。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笔者有幸收藏了一本民国元年的线装本春联图书(见图),它长18厘米,高11.8厘米,共38页。该书封面中央为三个红色行楷繁体字“新春联”,右侧印有“增补各种春联具备”、“每册定价半毫”字样,左下侧标有文字“会城大新街文明印书局出版”。

  翻开首页,序言部分占满一页,开头为“民国成立,颁用阳历。诸凡陋俗,应随以转……”落款为“中华民国元年,李春华谨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直播网 ,该书除以行业分类,罗列了不同的春联供选用外,还在后半部分添出了“增补各种新春联”。比如:“万年有道,四海同春”、 “福同春满,学与时新”、“中华全盛日、世界大同春”等。

  当代人们一定很好奇,第一副春联是怎么出现的。相传,五代时的后蜀国君孟昶喜欢标新立异。公元964年除夕,他突发奇想,让手下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写了这样两句话作为桃符:“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也就是说,“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中国直播网,蕴含着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两句话的头尾嵌入了“新春”二字,中间则嵌入了“嘉节”两个字,合起来“新春嘉节”,非常巧妙。这被认为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

  从宋代开始,桃符从原来的桃木板逐渐被纸张替代,民间称为“春贴纸”。到了明朝,过年贴春联的习俗得以盛行,据说与喜欢热闹的明太祖朱元璋不无关系。有一年除夕,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朱元璋微服巡视,发现有一户没有贴春联,询问得知户主是一位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因过年特忙,还没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当即命人取来笔墨,写下一副“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对联,被争相传颂。

  大圣鸣金辞旧岁,雄鸡唱晓庆新春。每逢春节,我手捧这本承载着百年历史的《新春联》,沐浴在欢腾的喜庆里,更加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文并供图/王继军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mp.chengshitoutiao.com。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6-2023 城市头条 ChengShiTouTiao.Com(城市头条有限公司) | 投稿/撤稿公邮:news@newsgo.com

城市头条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城市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为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特别声明:城市头条仅提供平台运营服务,不提供任何上传发布服务,城市头条网尊重知识产权保护,侵权反馈:fawu@newsgo.com 城市头条撤稿函下载 如有侵权请来邮告知,我们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吉ICP备2020008037号-11